“ 内容摘要: 四叶草是车轴草属植物(包括三叶草属和苜蓿草)的稀有变种,也有五叶以上,最多是十八叶。在台湾, “四叶草”普遍所指的是四叶的酢浆草。在西方认为能找到四叶草是幸运的表现。在日本则认为会得到幸福,所以又称幸运草。 ”
四叶草是车轴草属植物(包括三叶草属和苜蓿草)的稀有变种,也有五叶以上,最多是十八叶。在台湾, “四叶草”普遍所指的是四叶的酢浆草。在西方认为能找到四叶草是幸运的表现。
在日本则认为会得到幸福,所以又称幸运草。四叶草会被赋予这些意义是因为其非常珍罕性,大概一万株三叶草中只会有一株是四叶的(一说为十万株才有一株)。
形态特征:四叶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60厘米;茎直立,少分枝,具4角棱,无毛,仅在节上具一环白色刚毛。叶纸质,6-10片轮生,倒披针形、长圆状披针形或狭椭圆形,长1.5-6.5厘米,宽4.5-17毫米。
在下部的较小,长6-15毫米,宽3-5毫米,顶端短尖或渐尖,或钝而有短尖头,基部渐狭,沿边缘和有时在下面沿脉上具短的、向上的刚毛或在两面被稀薄紧贴的刚毛,1脉,无柄或具极短的柄。
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顶生,长达9厘米;苞片在花序基部4-6片,在分枝处常成对,最小的长1.5-2毫米,披针形;花直径3-7毫米;花梗长2-3毫米,与总花梗均无毛;花冠白色或蓝白色,短漏斗状,长约4.5毫米。
花冠裂片4,长圆形,长2.5毫米,比冠管长;雄蕊4枚,具短的花丝;花柱短,2深裂,柱头球形。果爿双生或单生,球形,直径约2毫米,密被钩毛;果柄长约4毫米。荚果褐色,矩圆筒形,长21~27毫米,阔约3~4毫米,多数有子。四叶草花期5-7月,果期8-9月。
生长习性:四叶草喜阳、喜湿,生命力强,截一段栽种可长出新的一株;夜间,四张叶子会紧闭在一起,次日太阳升起前再开放,看来它懂人性!四叶草生于山地林中或灌木丛林,海拔1580-2800米。
喜湿润,较耐阴,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以在土壤深厚、地势平坦、肥沃、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长最佳。耐践踏,适宜修剪,茎匍匐生长,但不易折断。
盆栽一段时间后四叶草会变,生长不如盆栽前,叶也会变的稀疏、细小,施肥收到的成效也小;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可能是盆栽土里有虫(可能是白色),建议换土,否则有可能病死!最好还是放栽野外为好,难种植!
四叶草一年一次的轮回;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之间枯萎,三叶草有种子在适合的环境下可以再长出新的幼株,而四叶草是没有种子的,也只有在一千万株传统的三叶草中寻找。即使找到也难以避免她的离去!她的珍贵亦在此!
四叶草的栽培技术
土壤与耕作:四叶草抗逆性强,适应性广,对土壤要求不严,只要在降水充足,气候湿润,排水良好,不是强盐碱的各种土壤中都能正常生长;甚至在园林下也能种植。种子细小,幼苗纤细出土力弱。
苗期生长极其缓慢,为保全苗,整地务必精细,不论春播或秋播,都要提前整地,先浅翻灭茬,清除杂物,蓄水保墒,隔10~15天,再行深翻耙地,整平地面,使土块细碎,播层土壤疏松,以待播种。
施肥:结合深耕施足底肥,每亩施有机肥料1500~2000千克,混入过磷酸钙15~20千克,在湿润环境下堆积发酵腐熟20~30天,然后施用,播种前再浅耕土壤,每亩施入5~8千克硝酸铵等,促进幼苗生长,充分发挥生产潜力。
播种:种子田要播种国家或省级牧草种子质量标准规定的Ⅰ级种子,人工草地播种Ⅰ、Ⅱ、Ⅲ级种子均可。白三叶种子硬实率较高,播种前要用机械方法擦伤种皮,或用浓硫酸浸泡腐蚀种皮等方法,进行种子处理后再播。
硫酸浸泡方法是:浸泡20~30分钟,捞出用清水冲洗干净,晾干播种。种子田每亩播种5千克。人工草地每亩播种8千克,湿润地区播种量要小,干旱地区播种量要大。播种深度1~2厘米。播种过深不易出苗,要根据土壤质地和干湿情况适度掌握。
播种期:春、夏、秋三季均可,但较高寒地区,以春、夏两季播种为好,如行秋播,则应早播,可使幼苗有一月以上的生长时间,以利越冬。播种方法多样,可以单播,也可以混播,可以条播,也可以撒播。
田间管理:播种后出苗前,若遇土壤板结时,要及时耙耱,破除板结层,以利出苗。苗期生长慢,为防杂草危害,要中耕松土除草1~2次;发现害虫危害,要及时防治。生长二年以上的草地,土层紧实,透气性差,在春、秋两季返青前和放牧刈割后的再生前。
要进行耙地松土,并结合松土追肥,每亩施过磷酸钙20~25千克,或磷二氨5~8千克,以利新芽新根生长发育。四叶草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,有灌溉条件的,在土壤干旱时,或结合追肥进行灌溉。
混播草地,因牧草前后期生长速度不同,出现争光、争水、争肥不协调生长时,或因偏施氮肥,使生长受到抑制时,应通过偏施磷钾肥,借放牧来调整生长,控制禾本科牧草生长,避免受抑制或从混播草地中消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