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内容摘要: 舌唇兰植株高35-70厘米。根状茎指状,肉质、展。茎粗壮,直立,无毛,具 (3-)4-6枚叶。叶自下向上渐小,下部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0-18厘米,宽3-7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成抱茎的鞘,上部叶片小,披针形,先端渐尖。 ”
舌唇兰植株高35-70厘米,根状茎指状,肉质、展。茎粗壮,直立,无毛,具 4-6枚叶。叶自下向上渐小,下部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。总状花序长10-18厘米,具10-28朵花;花大,白色;
花瓣直立,线形,长6-7毫米,宽约1.5毫米,先端钝,具1脉,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;唇瓣线形,长1.3-1.5(-2)厘米,不分裂,肉质,先端钝。舌唇兰花期5-7月,生于海拔600-2600米的山坡林下或草地。分布于中国、朝鲜半岛和日本。
形态特征:舌唇兰植株高35-70厘米。根状茎指状,肉质、展。茎粗壮,直立,无毛,具 (3-)4-6枚叶。叶自下向上渐小,下部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10-18厘米,宽3-7厘米,先端钝或急尖,基部成抱茎的鞘,上部叶片小,披针形,先端渐尖。
舌唇兰总状花序长10-18厘米,具10-28朵花;花苞片狭披针形,长2-4厘米,宽3-5毫米;子房细圆柱状,无毛,扭转,连花梗长2-2.5厘米;花大,白色;中萼片直立,卵形,舟状,长7-8毫米,宽5-6毫米,先端钝或急尖,具3脉;侧萼片反折,斜卵形,长8-9毫米,宽4-5毫米,先端急尖,具3脉。
舌唇兰花瓣直立,线形,长6-7毫米,宽约1.5毫米,先端钝,具1脉,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;唇瓣线形,长1.3-1.5(-2)厘米,不分裂,肉质,先端钝;距下垂,细长,细圆筒状至丝状,长3-6厘米。
弧曲,较子房长多;药室平行;药隔较宽,顶部稍凹陷;花粉团倒卵形,具细而长的柄和线状椭圆形的大粘盘;退化雄蕊显著;蕊喙矮,宽三角形,直立;柱头1个,凹陷,位于蕊喙之下穴内。舌唇兰花期5-7月。
生态习性:舌唇兰一般生长在深山幽谷的山腰谷壁,透水和保水性良好的倾斜山坡或石隙,稀疏的山草旁,次生杂木林阴下。或有遮阴,日照时间短或只有星散漏光的地方。空气湿度大且空气能流通的地方,有时也生于山溪边峭壁之上。
舌唇兰花宜种植于空气流通的环境,性喜阴,忌阳光直射,喜湿润,忌干燥,15℃至30℃最宜生长。35℃以上生长不良。5℃以下的严寒会影响其生长力,舌唇兰常处于休眠状态。如气温太高加上阳光曝晒则一两天内即出现叶子灼伤或枯焦。
如气温太低又没及时转移进屋里,则会出现冻伤的现象。兰花是肉质根,适合采用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,排水性能必须良好,应选用腐叶土或含腐殖质较多的山土。微酸性的松土或含铁质的土壤,pH值以5.5-6.5为宜。
舌唇兰的栽培技术
湿度:舌唇兰栽培基质长期处于潮湿状态,舌唇兰的根就会腐烂,叶子变黄,严重的会死亡。应掌握见干见湿的原则。如浇水后水苔长期过湿,可把植株脱下,露在空气中,待植株稍干后再把植株重新栽培。
用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最好,也可以用喷雾器向叶面喷洒细雾,但要注意,不要将水雾喷到花朵上。春天是舌唇兰生长最旺盛的时期,应及时补水。
施肥:舌唇兰除了需要氮、磷、钾外,还需要其它元素,故宜选用养分全面的肥料,如兰花专用肥料、鱼肥、复合化肥等。春天一般施1000倍的液体肥料,开花时不施肥。花期过后,株基长出新根时才开始继续施用液体肥料,每7天1次。
春末新叶长出后少量施用油渣和骨粉混合成的固体有机肥。夏季施1500-2000倍的液体肥,每7天1次。秋季继续施用1000倍的液体肥料,每7天1次,直到10月上旬为止。
移栽:舌唇兰对下叶掉落、生长衰退的舌唇兰均需移栽。通常2-3年移栽1次。在移栽前7天左右停止施肥、灌水、新鲜水苔要经过一定时间浸泡或消毒,脱水至八成干后方能用于移栽使用。移栽时,将植株完好地拔出,但不要伤及根部。
移栽后半个月内,要把舌唇兰放置在温度高的半阴处,不宜立即灌水或施肥,而是先喷1次杀菌剂。大约7天后,新根开始长出时,才可以用低浓度的肥水灌透1次,以后进行正常化管理。
舌唇兰的繁殖方式:舌唇兰在春秋两季均可进行,一般每隔三年分株一次。凡植株生长健壮,假球茎密集的都可分株,分株后每丛至少要保存5个连结在一起的假球茎。分株前要减少灌水,使盆土较于。
舌唇兰分株后上盆时,先以碎瓦片覆在盆底孔上,再铺上粗石子,占盆深度1/5至1/4,再放粗粒土及少量细土,然后用富含腐殖质的沙质壤土栽植。栽植深度以将假球茎刚刚埋入土中力度,盆边缘留2厘米沿口,上铺翠云草或细石子,最后浇透水,置阴处10-15天,保持土壤潮湿,逐渐减少浇水,进行正常养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