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鲜花 节日鲜花 爱情鲜花 商务鲜花 长辈鲜花 企业团购 花语

青葙的养殖方法以及繁殖方式

来源:鲜家鲜花养护
2019-02-20 10:43 448

内容摘要: 青葙生于坡地、路边、较干燥的向阳处,种子叫青葙子,可入药,消肝火、明日、杀虫;全草清热、利湿;嫩茎叶作蔬菜、饲料。种子含油率15%左右,油可供食用,但有气味。青葙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或栽培,青葙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之一。

青葙生于坡地、路边、较干燥的向阳处,种子叫青葙子,可入药,消肝火、明日、杀虫;全草清热、利湿;嫩茎叶作蔬菜、饲料。种子含油率15%左右,油可供食用,但有气味。

青葙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野生或栽培,青葙是中医常用的一味中药之一,主治:清肝,明目,退翳。用于肝热目赤,眼生翳膜,视物昏花,肝火眩晕。《本经逢原》:“青葙,治风热目疾,与决明子功同。

其治风瘙身痒,皮肤中热,以能散厥阴经中血脉之风热也。”现代临床还可用于治疗高血压等症。但肝虚目疾不宜单用,瞳孔散大、青光眼患者禁服。青葙花期5~7月,果期8~9月。

形态特征:青葙胞果卵状,包在宿存花被片内;盖裂,上部作帽状脱落。种子肾状圆形,黑色,光亮,放大镜下可见矩形网状花纹,呈同心圆状排列。种子呈扁圆形,少数呈圆肾形,直径1~1.8mm。

表面黑色或红黑色,光亮,中间微隆起,侧边微凹处有种脐。表面于放大镜下观察可见网状纹理,种子易粘手,种皮薄而脆。气无,味淡。以粒饱满、色黑、光亮者为佳。

种子表面光滑,色黑有光泽,侧面有一微凹的脐点,子外形似鸡冠花子,种皮薄而脆,易破碎,内面白色。气微臭,味微苦。为医保用药中的处方用药。种子无臭,无味。化学成分 含脂肪油、淀粉、烟酸、硝酸钾。

生长习性:青葙喜温暖,耐热不耐寒。生长适温25到30℃,20℃以下生长缓慢,遇霜凋萎;高于30℃,其产品品质较差。青葙属短刚植物,在秋季高温日照条件下易抽薹开花。对土壤要求不严,但吸肥力强,以有机质丰富、肥沃的疏松土壤产量高、品质好。

青葙有一定的抗寒力和耐旱力,喜生于石灰性土壤和肥沃的砂壤土,在粘性土壤中也能生长,但速度缓慢,在低洼积水的地方容易烂根。对二氧化硫,氟化氢及氯气的抗性都较强。青葙对土壤要求不严,以肥沃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壤上栽培为宜。忌积水,低洼地不宜种植。生于平原或山坡,可高达海拔1100米。为旱田杂草。

青葙的养殖方法:青葙适应性较强,喜温暖湿润气候,一般土地都可生长,但以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生长良好,以种子繁殖。

1.种子形态:青葙胞果卵状椭圆形,盖裂,上部作帽状脱落,顶端有宿存花柱。种子扁圆形,表面黑色或棕黑色,平滑,有光泽;解剖镜下可见矩形或多角形细小网纹。

排列成同心环状,两侧面凸,腹侧微凹,内中具一小突起状种脐。胚乳白色,粉质,胚弯曲,呈环状,淡黄色,含油分,胚根圆柱状,子叶2枚,线形。千粒重约0.78克(种子形态似鸡冠花)。

2.留种和种子培育:青葙子与鸡冠花是同属不同种,容易杂交,所以留种田或留种的植株应与鸡冠花隔离种植,培育纯种作种用。一般果熟期8~9月,当种子呈棕黑色时割取果穗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放阴凉干燥处保存。可保存2~3年仍有80%左右的发芽率。

3.种子繁殖方法:种子最适宜的发芽温度是25℃,在20~30℃内发芽良好,一般采用春播。南方3~4月,北方4月下旬,条播,按30厘米左右行距开浅沟,把种子均匀撒在沟内,覆土0.5厘米,稍镇压后浇水,每亩播种量0.3~0.4千克;

点播按行窝距各约25厘米开穴深3~6厘米,做到窝浅底平,施人畜粪水后播种,每667平米用种量0.25千克,播时种子拌少量火灰,作成种子灰,匀撒窝里,再盖火灰一层,天旱应注意浇水,播后5~7天出苗。出苗后注意松土、除草和间苗,当苗高5厘米左右按2~3厘米株距间苗。当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15厘米左右定苗。

青葙的繁殖方式

栽培技术用种子繁殖:应选穗长、分枝多、产量高的青葙种子作种用。青葙与鸡冠花易杂交,显著影响产量,故留种应注意与鸡冠花隔离种植,以保证纯种。种子发芽率70%~80%,发芽适温为25℃,在20~30℃内发芽良好。

春播3~4月,开1.3m的畦,条播,按行距30cm开浅沟,把种子均匀撒在沟内,覆土0.5cm,稍加镇压,浇水。每1hm2用种量4.5~6.0kg。穴播,按行株距各约25cm开穴,深5~6cm,做到穴浅底平,施人畜粪水后,拌少量火灰,作成种子灰,匀撒穴里,再盖火灰一层。每1hm2用种量3.75kg。

上一篇:禾雀花的栽培技术以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:花菱草的繁殖方式以及养护管理、注意事项
您可能会感兴趣的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