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内容摘要: 海仙花为忍冬科锦带花属下的一个种。花1朵至4朵组成伞房花序,花冠漏斗状钟形,玫瑰红色,花期5~6月。海仙花枝叶茂密,花色艳丽,花期可长达连个多月,适宜庭院墙隅、湖畔群植;也可在树丛林缘作花篱、丛植配植;点缀于假山、坡地。 ”
海仙花为忍冬科锦带花属下的一个种。花1朵至4朵组成伞房花序,花冠漏斗状钟形,玫瑰红色,花期5~6月。海仙花枝叶茂密,花色艳丽,花期可长达连个多月,适宜庭院墙隅、湖畔群植;也可在树丛林缘作花篱、丛植配植;点缀于假山、坡地。
形态特征:海仙花的叶丛(至少部分叶)冬季不枯萎,叶片倒卵状椭圆形至倒披针形,长(2.5)4-10(13)厘米,宽1.2-5厘米,先端圆钝,稀具小骤尖头,基部狭窄,下延,边缘具近于整齐的三角形小牙齿;叶柄极短或与叶片近等长,具阔翅。
海仙花的花葶直立,高20-45厘米,果时长可达60厘米,具伞形花序2-6轮,每轮具3-10花;苞片线状披针形,长5-10毫米;花梗长1-2厘米,开花期稍下弯,果时直立;花萼杯状,长约5毫米,分裂约达全长的1/3,裂片三角形或长圆形,先端稍钝;
花冠深红色或紫红色,冠筒口周围黄色,冠筒长9-11毫米,喉部具明显的环状附属物,冠檐平展,直径1.8-3厘米,裂片倒心形,长8-9.5毫米,宽6-8毫米,先端通常深2裂。
长花柱花:雄蕊着生处距冠筒基部约2毫米,花柱长约6.5毫米;短花柱花:雄蕊距冠筒基部约6. 5毫米着生,花柱长2毫米。海仙花的蒴果等长于或稍长于花萼。海仙花的花期5-7月,果期9-10月。
生长习性:海仙花喜光也耐阴,耐寒,适应性强,对土壤要求不严,能耐瘠薄,在深厚湿润、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最好,要求排水性能良好,忌水涝。生长迅速强健,萌芽力强。北京地区可露地越冬。
海仙花的繁殖方式
扦插繁殖:5—9月选半木质化新枝条扦插,剪长15—20厘米作插穂,插后浇足水,遮荫。当年高可达40一50厘米,用自动喷雾带叶扦插更易成活。秋季选一年生的成熟枝条扦插,冬季注意防形,用塑料拱棚封闭,成活率可达90%以上,一年可组长50厘米。
播种繁殖:10月采果,荫干收藏,翌春播种,先用冷水浸种2—3小时,捞出放蒲包内,每天冲水2-3次,保温6—7天后,播种,疆土l厘米,用塑料磅膜拱棚覆罩,小苗出齐后,去棚逐渐见光,加强肥水管理,入冬防寒,第二年移苗,3年即可开花。
压条繁殖:可在生长旺季,温度较高的6月份进行,生根容易,当年可与母株割离。分株繁殖:在早春芽未萌动时,挖掘移栽。
种子繁殖:播种是培育海仙花的技术难点,因为此属种子细小,寿命短,隔年陈种多不发芽或发芽率极低。所以适时采集种子是实现种子繁殖的前提。当年产种子萌发持续期一般在20天左右,播种后7-10天就开始萌发,一般在萌发开始2-3天内进入萌发高峰期。
当然,种子萌发的具体情况还要视其种类、播种期而异,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播种最好,一般7-10天后开始萌发,元旦至春节期间处于盛花期,而且植株营养期长,生长健壮;但如果秋季播种,萌发率较低,且植株矮小,冠径较小,严重影响植株的观赏价值。
种子粒重也会影响海仙花种子的萌发情况,重种子萌发率高而且萌发速度快,播种后植株的生活力高,簇生叶多,花量大,种子数量多等。该种子是需光性种子,种子萌发时需要接受散射光以激活体内酶系统,且以散射光透光率55%为佳,在直射光下种子的萌发率和发芽率都很低,在遮光条件下的发芽率虽比直射光下高,但生长的幼苗全部倒伏。
ISTA(国际种子检验协会)的《国际种子检验室工作手册》介绍,海仙花种子萌发适温为15℃-20℃,最高极限温度为25℃。但有研究表明,只要加强养护管理,提高播种技术,种子萌发的上限温度至少可以提高到30℃。
用赤霉素、ABT生根粉等对种子进行适当处理,可以促进萌发。此外,湿度、培养介质等也是影响海仙花属种子萌发的重要因素。总之,控制好各种理化因素,掌握好播种技术,是实现植物引种栽培的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