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 内容摘要: 皇竹草又称粮竹草、王草、皇竹、巨象草、甘蔗草,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,直立丛生,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,单株每年可分蘖 80-90株,堪称草中之皇帝。因其叶长茎高、杆型如小斑竹,故名称皇竹草。皇竹草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,属四碳植物。是一种新型高效经济作物。 ”
皇竹草(学名: Pennisetum sinese Roxb),又称粮竹草、王草、皇竹、巨象草、甘蔗草,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,直立丛生,具有较强的分蘖能力,单株每年可分蘖 80-90株,堪称草中之皇帝。因其叶长茎高、杆型如小斑竹,故名称皇竹草。皇竹草由象草和美洲狼尾草杂交选育而成,属四碳植物。是一种新型高效经济作物。
形态特征:皇竹草属须根系植物,须根由地下茎节长出,扩展范围广。株高4—5米,茎粗4厘米,节间较短,节数为20—25个,节间较脆嫩,节突较小。分蘖多发生于近地表的地下或地上节,刈割后分蘖发生较整齐、粗壮,春栽单株分蘖可达20—25根。与象草相比,皇竹草的叶片较宽、柔软,叶色较浅,绿叶数多2—3片。
生长习性:竹草的优点为产量高,竞争力强,收获期青割适口性良好。适宜热带与亚热带气候栽培,喜温暖湿润气候。皇竹草以无性繁殖为主,只要是有芽的节,用芽即可繁殖。此外,皇竹草具有较强的抗逆性,如耐酸性、耐高温、耐干旱、耐火烧等,但不耐水涝。
全国大部分地区都可栽种,特别是长江中上游地区的荒山和江河流域更佳。在 风格风格差大的区域可用保茎、保兜的方法。在北方(如:新疆、北京、河南、山东)都已成功种植。
大田栽培技术
栽培时间:冬天无霜地区,一年四季均可栽培,有霜地区,一般在3~6月份为最佳栽培时期;也可随时育苗随时移栽。
栽培规格:根据植株栽培的目的,用途不同,而栽培的株行距不同。作青饲料栽培应密些,亩2000-3000株,株行距为50×66厘米或33×66厘米;作种节繁殖、架材、观赏,栽培应稀些。
每亩800~1000株,株行距为80×100厘米或70×90厘米;作围栏、护堤、护坡用的应更密些,其株距33×40厘米为好;对不规则的坡地、山地视具体情况而定,如光照不足地块宜稀植。
施足底肥:在大田移苗栽培前,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公斤和过磷酸钙200公斤,在无农家肥的情况下,必须每穴(窝)施用复合肥和过磷酸钙各100克,并与底土拌均匀,以增加植株分蘖能力。
浇足定根水:种苗移栽后同时浇足根水或施少量清粪肥,确保土壤湿润,以定根促苗:若遇天晴干旱,需2天浇水1次,直到种苗转青时才能缓解。
田间管理:皇竹草产草量高,需水肥量大。初栽种或收割后,都应当加强田间管理。
及时补苗:“皇竹草”经大田移栽后,直到种苗返青,均要坚持浇水保湿。对缺苗缺蔸的地方,需及时移苗补栽,保证成活率在98%以上。确保每亩基本苗数量。
中耕除草:“皇竹草”前期生长较缓慢,容易受杂草的影响,应在植株封垄(行)前进行1~2次中耕除草。第一次中耕除草,宜在种植1个月后,“皇竹草”开始萌发新芽,选择晴天或阴天进行除草松土,并每株施放10克尿素;
第二次除草宜在种植2个半月后进行,这时为“皇竹草”生长最旺盛的时期,按每株施放碳铵或尿素25克,若作为培育种苗时,为避免倒伏,在植株蔸周围进行培土。每次植株收割后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,以疏松土壤,减少杂草危害和再生,应注意的是,中耕除草不可伤害植株的根部和茎部。
浇水追肥:皇竹草喜水,故逢晴天久旱,每隔3天上午就应普遍地浇水一次;在连续多天阴天时也应注意浇水,但不耐渍水或水淹,因此,浇水应适度,雨季还须特别注意排涝。“皇竹草”嗜肥,故在基肥施足的前提下还须适时多次追肥,以促使植株早分蘖,多分蘖,加速蘖苗生长。
在植株长到60厘米左右高时,应追施一次有机肥或复合肥,在每次收割后两天,结合松土浇水追肥一次。一般追施氮肥(亩用量20-25公斤)或人畜粪肥,以确保牧草质量,提高牧草单位产草量。
入冬前收割最后一茬后,应以农家肥为主重施一次冬肥,以保证根芽的顺利越冬和来年的再生。在移栽后15天时若进行一次叶面肥(一般叶面肥、激素均可,如叶面宝、农大120等,每7-10一次),将显著提高生长速度和分蘖能力,并能提高产量和改善草的品质。
加强对留种苗的管理:留作种用的皇竹草,应在收割2-3茬(7月份)就不再收割,但可继续割剥叶片,使“皇竹草”留有6-8片生长叶片即可。每亩追施钙美磷肥50公斤,这样种苗将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营养物质的积累。
当植株长到株高180厘米以上时,可收割其下部叶片来利用,但不应剥落包裹腋芽的叶片和伤害上部嫩叶,要求留作种用的植株茎秆粗壮、无病虫害,茎秆老熟后,于打霜前砍下,打捆保存。
越冬管护:皇竹草宿根性强,可连续生长6~7年,在冬季应防冻保蔸,在海拔1100米以下,室温在0℃以上的地区,在最后一茬收割时,留荐10~15厘米,可自然越冬;在海拔1100米以上,霜冻期较长的地区,应培土保蔸或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越冬,同时要清除田间残叶杂草,减少病虫害越冬场所。
皇竹草在温度低于5℃时便停止生长,低于0℃时会发生冻害,为了减轻冬季低温对皇竹草的损害,在低温来临前应将植株的叶片去掉。若冬季气温在0℃以上的地区,留荐15cm左右,其上还需加盖干草或塑料薄膜保温越冬。留作种用的茎秆,于打霜前砍下打捆保存。
挖坑保存法:选择地势较高处(地下水位低于200cm),坑挖深150cm,然后铺10cm厚稻草,将不剥叶片留尖的皇竹草以50根为一捆放入坑内,每坑装入10-15捆。若天气太干需在装坑时撒水淋透,盖20-30cm或盖塑料薄膜后用20-30cm泥土覆盖,保存温度控制在10-12℃,到年3月挖出切节种植,该方法适宜批量留种使用。
覆盖干草和碎土。覆盖干草具有保暖、吸收水分、保持窖内温度和防止碎土落于茎杆上的作用。方法和顺序是在堆放的茎上覆盖干稻草3~5cm,覆盖均匀后山两边向中间覆碎土5~l0cm。
覆上厚度视气温高低而定。霜冻严重的地区可盖厚一些,反之可薄一些,插入的透气秸需露出覆上而30~40cm高,用于通风换气。四周修好排水沟,防止雨水流入坑内。
地窖保存法:将皇竹草茎秆尖上面留50cm左右叶子,以50根一捆,直接放入地窖,对较长的植株可将其砍成两段,用塑料薄膜包扎捆好,再放入地窖保存,直到翌年3月后,再切成一芽一节,用于栽培。该方法投资少,管理简单,适宜农户小面积种植采用。
顺窖的长度排架于枕木上.头梢与蔸部交替排放.堆的厚度一般在40cm为宜呈中间高、两边低的脊梁型堆放。每隔一米呈梅花状直插一捆玉米秸秆作透气孔,保证贮存茎杆在窖内呼吸,是防止霉烂烧窖的关键措施。堆放的厚度不宜超过50cm,过厚容易造成烧窖或霉烂,过薄不能充分利用上窖则费工费时。
塑料大棚法:将皇竹草种株,按每平方米20窝,连根移栽到塑料大棚内,根茎间隙用泥土覆盖,然后浇足水。日常管理重点是通风、保温,控制棚内温度在5-15℃内,相对湿度在80%-90%。此种方法投资大,越冬效果最佳,适宜大规模保种采用。
根蔸保存。根蔸留种是靠主根保鲜.开春发芽后分蔸移栽的繁殖办法。其保存方法有两种:一是在收割茎杆后的草蔸上洒草木灰(每蔸0.5kg左右).然后盖干草厚度为20~30cm.再覆碎上10~15cm即可达到防冻目的。此法保存颇费干草,盖上多.来年起挖分蔸费工费时。
一是将根蔸起挖后放置塑料大棚贮存.操作办法是与茎杆保种相同.挖好上窖.窖内消毒.垫好枕木.先放一排皇竹草茎杆.然后再将起挖的草蔸放入窖内贮存。放2~3层根蔸后覆草5~l0cm.再覆10cm以上的碎土.土窖表面高于地面.中间呈脊梁型.四周修好排水沟.以防雨水流入窖内。